峨眉山月歌古诗_峨眉山月歌古诗带拼音
对于峨眉山月歌古诗的问题,我有一些了解和研究,也可以向您推荐一些专业资料和研究成果。希望这对您有所帮助。
1.峨眉山月歌这首诗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
2.《峨眉山月歌》原文翻译及赏析
峨眉山月歌这首诗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
峨眉山月歌这首诗抒发了作者的豪情壮志及其对友人的思念。《峨眉山月歌》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诗作。这是李白初次出四川时创作的一首依恋家乡山水的诗,写诗人在舟中所见的夜景:峨眉山上空高悬着半轮秋月,平羌江水中流动着月亮映影。全诗连用五个地名,通过山月和江水展现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,语言自然流畅,构思新颖精巧,意境清朗秀美,充分显示了青年李白的艺术天赋。
原文如下:
峨眉山月半轮秋,影入平羌江水流。
夜发清溪向三峡,思君不见下渝州。
译文如下:
半轮明月高高悬挂在峨眉山前,平羌江澄澈的水面倒映着月影。
夜间乘船出发,离开清溪直奔三峡。想你却难相见,只能依依不舍顺江去向渝州。
扩展资料:
此诗是李白初离蜀地时的作品,大约作于开元十二年(724年)秋天。当时李白“仗剑去国,辞亲远游”,在离开蜀中赴长江中下游的舟行途中,写下此诗。峨眉山是蜀中大山,也是蜀地的代称。李白是蜀人,因此峨眉山月也就是故园之月。
诗中连用了五个地名,构思精巧,不着痕迹,诗人依次经过的地点是:峨眉山──平羌江──清溪──三峡──渝州,诗境就这样渐次为读者展开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。除“峨眉山月”以外,诗中几乎没有更具体的景物描写;除“思君”二字,也没有更多的抒情。
然而“峨眉山月”这一集中的艺术形象贯串整个诗境,成为诗情的触媒。由它引发的意蕴相当丰富:山月与人万里相随,夜夜可见,使“思君不见”的感慨愈加深沉。明月可亲而不可近,可望而不可接,更是思友之情的象征。凡咏月处,皆抒发江行思友之情,令人陶醉。
连用五个地名,精巧地点出行程,既有“仗剑去国,辞亲远游”的豪迈,也有思乡的情怀,语言流转自然,恰似“清水出芙蓉,天然去雕饰”。
百度百科——峨眉山月歌
《峨眉山月歌》原文翻译及赏析
峨眉山月歌作者:李白?(唐)
峨眉山月半轮秋,影入平羌江水流。
夜发清溪向三峡,思君不见下渝州。
《峨眉山月歌》是李白于开元十三年(725)出蜀途中所作。
诗人是乘船从水路走的,在船上看到峨眉山间吐出的半轮秋月,山月的影子映在平羌江水中,月影总是随江流。夜里船从清溪驿出发,要向三峡驶去,船转入渝州以后,月亮被高山遮住看不见了。全诗用了五个地名,通过山月和江水展现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,构思精巧,意境清朗秀美。
李白(701年—762年) ,字太白,号青莲居士,又号“谪仙人”。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,被后人誉为“诗仙”。与杜甫并称为“李杜”,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“小李杜”区别,杜甫与李白又合称“大李杜”。其人爽朗大方,爱饮酒作诗,喜交友。
李白有《李太白集》传世,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,代表作有《望庐山瀑布》、《行路难》、《蜀道难》、《将进酒》、《越女词》、《早发白帝城》等多首。
李白所作词赋,宋人已有传记(如文莹《湘山野录》卷上),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,“李白词”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。
《峨眉山月歌》古诗全文峨眉山月半轮秋,影入平羌江水流。
夜发清溪向三峡,思君不见下渝州。
《峨眉山月歌》古诗赏析
《峨眉山月歌》是李白的一首著名七绝。开元十二年(724),李白“仗剑去国,辞亲远游 ”,在清溪至渝州的夜行途中,写下了此诗。
诗篇描绘了一幅优美的蜀中江行图。前两句是清溪舟中所见夜景:在雄伟秀丽的峨眉山上,在静谧清澄的秋空中,高悬着半轮皎洁的月亮;而平羌江中,又流动着秋月的映影。首句是作者仰望山上之秋月,写静态之景;次句是作者俯视江中之月影,写动态之景,而且是动中之人看到的动中之景,具有极强的动态感。因为“影入江水流 ”之景,只有顺流而行的人才能看到。所以,此句不仅写出了月影随波的美妙景色,而且还暗点了秋夜乘舟之人,写得空灵幽美,不失为传神之笔。
第三句写夜行出蜀。末句写途中思友。由江行见月触发江行思友。此为对景怀人,但偏偏在“思君不见 ”的情况下,还要“下渝州 ”,与友人愈离愈远,愈远也就愈难相见,“思君 ”之情也愈强烈,可见末句于貌似一般叙述中饱含着一片依依惜别的深情。
末句的“思君 ”有两种解说。一说是思友人,已如上述。另一说,是思峨眉山月。李白一生很喜爱月亮。在他的心目中,月亮是皎洁、光明的象征和美好的化身。所以,在他的诗歌中,对明月有那么多的赞颂,寄托了那么多的深情,不愧是我国文学史上描写月亮最多最好的诗人之一。他不仅爱春月,更爱秋月;不仅爱异乡的江月,更爱故乡的峨眉山月,因为他对故乡蜀地怀有很深的感情。
在这首诗中,作者借景抒情,通过对峨眉山秋月的思念,寄托了对故乡的深情眷恋。当木船徐徐驶向三峡时,诗人抬头凝望着那半轮秋月。但是,“自三峡七百里中,两岸连山,略无阙处;重岩叠嶂,隐天蔽日,自非亭午夜分,不见曦月。 ”(郦道元《水经注》)峰回江转,山高蔽月,诗人又即将离蜀,因而他更思念那轮熟悉而又明亮的峨眉山月,思念月亮照射下的可爱故乡。由此看来,似把“思君不见 ”称作思月不见,更富有诗意,亦更切合诗题(可参看李白《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》:“我在巴东三峡时,西看明月忆峨眉。月出峨眉照沧海,与人万里长相随 ”)。
一般说来,文学作品特别是短诗中,不宜过多地使用人名、地名或数字。杨炯喜用人名作对:“张平子之略谈,陆士衡之所记 ”等,曾被讥为“点鬼簿 ”;骆宾王写诗文,好用数字,如“秦地重关一百二,汉家离宫三十六 ”,也被人嘲为“算博士 ”。而李白在这首仅有二十八字的绝句中,竟连用了“峨眉山 ”、“平羌江 ”、“清溪 ”、“三峡 ”、“渝州 ”五个地名,这在万首唐人绝句中,可能是仅见的。可它却毫无呆板、堆砌、累赘之感,读来流畅、明快,也无人讥李白开“旅程表 ”,相反却受到后人的赞赏。王世贞曰:“此是太白佳境,?使后人为之,不胜痕迹矣,益见此老炉锤之妙。 ”王麟洲也赞道:“四句入地名者五,古今目为绝唱,殊不厌重。 ”
今天的讨论已经涵盖了“峨眉山月歌古诗”的各个方面。我希望您能够从中获得所需的信息,并利用这些知识在将来的学习和生活中取得更好的成果。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讨论,请随时告诉我。
声明: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,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,均为采集网络资源。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,可联系本站删除。